竹筒粽子技术资料
★粮食的定义★
粮食是各种主食食料的总称。它不仅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而且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主要的品种★
⒈稻谷⒉小麦⒊玉米⒋小米⒌高粱⒍大麦⒎荞麦⒏燕麦⒐莜麦⒑红薯11.黍米
★大米的定义和分类★
稻谷经碾制脱壳即成大米。
按照自然环境分水稻和旱稻。
按照生长期长短分早稻,中稻,晚稻。
日本不是有个大学叫早稻田大学吗?
按照生理特性分籼米,梗米,糯米。
★籼米,梗米,糯米★
籼米出产量很多,主要产地是四川湖南广东,所以也叫南方大米,籼米的特点图片很明显,米粒形状细长,横截面是扁圆,色泽灰白半透明,这三句话的籼米的特点。
籼米涨性最大,粘性最小,硬度中等,这三点是它的生理特性。
主产区东北,华北,江苏北部,外观特点是米粒短圆,横截面是接近圆形,色泽蜡白。
梗米的特点是硬度最大,粘性比籼米大比糯米小,膨胀性比籼米小比糯米大。
糯米粘性最好 硬度最低 膨胀性最小。
所以我们做粽子大多选择糯米,因为他的粘性最大,粘性大可以让米粒很好粘合,但是他有弊端就是容易粘包裹的容器。比如粽子叶子,比如竹筒内壁,所以我们发挥他优点,避免他缺点。克服缺点我们通过配料解决。做到糯而不粘,才是竹筒粽子技术核心要点。
★粽子的起源★
粽子基本上都知道是和端午节有关系的,端午节最早起源是远古的祭龙活动,中国人不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吗?所以祭奠龙是图腾崇拜,划龙舟。
到了战国的时候又和屈原联系到一起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
所以远古的划龙舟,和包粽子就在端午节相遇了。粽子最早出现在战国,当时主要是两种样子,一种是用茭白裹的黍米,包成牛角状,叫角黍。
另外一种就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古人称“筒粽”, 所以战国出现了角黍和筒粽。到了两晋时候,端午食粽子已经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这是两晋的一句诗歌,说端午节煮粽子,一只只粽子真象一只只鸭子在水。有个成语,趋之若鹜。就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唐朝的时候,粽子已经是妇孺皆知了,宋代开始用艾叶代替茭白叶,到了元代艾叶变成了竹子叶子,明朝出现了芦苇叶包粽子,明朝开始出现豆沙猪肉红枣核桃松子仁各种馅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火腿粽子研发成功。
★粽子的组成部分★
容器+主料+馅料
容器:粽子叶、竹筒
主料:糯米、黍米
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食太多容易腹胀腹痛腹泻、所以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宜多食。粽子煮熟以后、会释放一种胶性物质、容易滞气、故胃溃疡慢性胃炎的最好不吃或者少吃。
馅料:红豆沙、绿豆沙、红枣、枣泥、果脯、蜜枣、葡萄干、肉、海鲜、咸鸭蛋、腊肉、干肠
★米的选购技巧★
看硬度,硬度是由大米中蛋白质含量多少所决定的,大米的硬度越强,说明蛋白质含量越高,其透明度也会越好。一般情况下,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看腹白,大米腹白部分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一般含水分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看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米粒中有虫蚀粒的也是陈米。
做竹筒粽子需要选用新竹子,竹子为一年的新竹,超过两年的就不要考虑了,新竹水分多耐烧, 烧出来的糯米也香,新鲜竹筒长时间不用会因为脱水而变形,放水里浸泡一会即可恢复。
保存方法:新鲜竹筒不耐储存,用完后擦干净可放冰箱冷藏或者放置干燥阴凉通风地方。
★竹筒粽子制作步骤详解★
糯米浸泡 12 小时,建议浸泡前就将糯米洗一下,待浸泡一段时间,糯米膨胀后搅拌一下,使糯米吸水均匀些,吸水均匀了,糯米就容易熟,不会出现一粒生一粒熟的情况。
糯米越泡会越黏,糯米的特点是硬度最小,膨胀性最差,长时间泡让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清水浸没糯米,如果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把米水放干,根据相应的斤数放入料包,搅拌3分钟,使料均匀融入米,小等2分钟后,开始装筒子,装筒子的时候要把米装好后用手指按下桶内的米,使米压实,不够可以加米。或装满米后,用力在地上磕碰两下,把塞子套紧,放入不锈钢平底锅内,竖放,在加水要高于筒子至少5厘米,上面用钢沙网压住,不让筒子飘起来,必须压住,开锅后大火四十分钟,焖制一个小时,起锅过凉水。
★竹筒粽子馅料配比★
花生粽子,糯米500克,花生150克
红豆粽子,糯米500克,花生100克
杏干粽子,糯米500克,杏干170克
葡萄干粽子,糯米500克,葡萄干150克
小枣粽子,糯米500克,小枣200克
香肠粽子,糯米500克,香肠300克
希望帮到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