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败,很多时候,早已在他的性格中注定了。
人的快乐或者抑郁,大部分也是根源于他自己的选择,古来如此。
陶渊明是成功的,首屈一指的田园派诗人,隐士的代表。陶渊明又是失败的,混到要酒没酒,家徒四壁,衣衫破烂的地步。
陶渊明是快乐的,他采菊东篱下,活出了真性情,见到了真实的自己。
陶渊明又是悲伤的,生前绝笔写道,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曾国藩说,“不信书,信命运”。
这句话如果放在陶渊明身上,也是可以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陶渊明,既是时代所造,也是个人性格所定,他的性格和选择,放弃世俗生活,成就不一样的诗文。
《归园田居》第一首,陶渊明开头就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一种明白无误的宣言啊。
显然,这话是有抗争,甚至鄙视意味的,他决心要“做最好的自己”。
除了以上的诗句以外,在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中,以不同的方式和语气,多次表达厌倦城市,热爱自然,反感世俗,回归田园的志趣。
《归园田居》其一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在这首诗中,他不仅要回归自然,而且还要带上儿女,甚至连带着侄儿侄女。关于这一点,我担心和怀疑,陶渊明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意见不一致怎么办?(或许是我们俗人多想了)。诗中还认为城市异化了人的生活,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想,一切都是空虚的。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内容。到了东晋,除了中国自有的儒家和道家,佛家的思想也已经传播开来。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都有所体现。他的这首诗,有一种道家思想的表现,可是又有儒家的纠结。道家的老子,就是主张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最后骑青牛西去,不知所终。道家的人看到文明社会越来越复杂和堕落,心生反感和质疑,认为应该回归原始简朴生活,有反文明的意思,甚至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有点后现代的意味。这也是道家和《老子》一书在现代社会和西方国家受到重视的原因。
当然,我们显然感到,陶渊明是不甘心的,他既有家族荣誉的使命,也有个人才学和理想施展的冲动。甚至,我们还能感到陶渊明有佛家的思想,比如最后一个词:“空无”。儒家的使命,道家的退隐,还有佛家的空无,它们都融为一体的,内化在陶渊明的诗文之中。
到了这里,陶渊明的思想实现了彻底的解放,他的诗文价值之一也是能够把这是三种思想融会贯通,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成为一种思想和人格的样本。
就当时而言,陶渊明由于社会动荡,个人理想难以实现,便产生了这种退回的思想。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确表达这种情绪。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最后几句,说自己其实也够辛苦的了,跑了那么远,一路上想的还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拿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来比喻自己,说要“不忘初心”,全凭命运安排吧,以后到山里建一个草屋来住。这首诗是在公元404年(元兴三年)写的,此时陶渊明已经成为老陶,已经39岁了,人到中年,既有理想的执著,又有生活的压迫,靠着仅有的一点名气,他只好委屈地出来,跟随刘裕行镇军将军,谋一个参军的职务,相当于做文职的参谋。因为工作地点在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市,他这一趟要从老家江西出发,一路顺江南下,路途遥远,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走路并不容易,加上他思想不通,估计路上也是磨磨蹭蹭,走走停停的。
其实,对于这种体制内工作,而且还是部队的工作,讲究纪律性的,陶渊明自己也明白,是不符合他自由散漫的性格的。所以,在赴任的路上,路过曲阿(今天的江苏丹阳)的时候,就抒写他的无奈。大家看看,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还没开始上班,就想着要回去了。可见当时老陶的心情有多么的矛盾和糟糕。这还没完,他紧接着在该系列的第二首中,写道: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还没开始工作就说苦,这样的人,能要吗?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陶渊明的这种性情,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世俗事务的管理,总是琐碎的,需要很多的妥协,乃至各种的委屈。但是,我们的大诗人陶渊明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准备——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出来混才知道,行军原来这么辛苦。苦到什么程度呢,他说“人间良可辞”,简直要命了,不活了。这些诗句不能说是陶渊明好逸恶劳,而是说明工作不如意,心生反感,他心里念兹在兹的还是田园,即“静念园林好”。大家读到这里,其实也都知道。在现实中很多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读书和学问。很多人读书太多了,思想太深了,性格又敏感,反而不能够经受工作的磨砺,不够皮实。
陶渊明的这种性格,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隐士人格”。这是他的高贵之处,也是他的悲剧所在(如果你觉得是一种悲剧的话)。
他的这种隐士人格,最明白无误、最痛快淋漓地表达出的,是在《归去来兮辞》这篇直抒胸臆的辞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当然,根本上来说,还是他自己的性情和思想。否则无法说明,为什么同时代的许多人,包括当时一样有文化的诗人和散文家,他们没有作出一样的选择,也没有写出同样的诗歌和散文来。如果只是看了上文中的“时代成就诗人”,就无法明白,为什么偏偏是陶渊明,而不是别的人。
作为后人和读者,我们为陶渊明在生活上和仕途上的不得意感到悲哀。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的陶渊明,我们却为他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然而也正是这些不幸,才成就他的诗文,并且成就了这一个人格特征,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人格和诗文,那才是一种遗憾和缺失。这就是性格和命运,人生的成败得失,尽在其中,既然选择,不要抱怨,后人也不必为之感到遗憾。或许,这是我们阅读陶渊明的时候,能够品味和思考到的,可以启迪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生活中的迷惑和失意,成就和得意。
作者|龙的传奇
播音| 林绍懿
编辑| 铜声国学
主编 | 余 海
出品方|铜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