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百科

人是怎么形成的(失信人是怎么形成的)

欧易 OKX 交易所

注册送6万元盲盒奖励,100%中奖

注册可获得永久20%手续费返佣,平时交易可以节省不少手续费

邀请好友 注册并登录 ,获取价值高达 60000 元的数字货币盲盒,100%中奖!

人的欲望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性的欲望?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荀子》的第22篇《正名》,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这一篇中最后一个思想:荀子对于人性和欲望的理解。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

人的本性是天然就有的,本性来自于天性;人的情感是本性的本质,而人的欲望是情感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觉得自己的欲望能够获得就去追求,这是情感不可避免的。认为欲望能够达到就去实行,这是人的智慧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荀子在这里面区分了天性、本性、情感和欲望,并阐述了欲望的来源,欲望是在情感和外物的接触中,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的。和很多人对欲望的抵制和排斥态度相比,荀子不同,荀子不仅认为欲望是人的本性的延伸,荀子也认为,有没有欲望是生与死的差别,人都有欲望,欲望并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完全遏制和减损,而只是需要正确地引导。

荀子对欲望理解在儒家思想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以至于后来到宋明时期的理学家极力抵制荀子的思想,认为荀子是儒家思想中的异端邪说。比如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理学,就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与荀子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认为人性中的欲望需要坚决清除和遏制。在孟子的思想中,也经常把欲望等同于不好的,甚至是罪恶的源泉。孟子说:“养成心莫善于寡欲”,“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lù],四不孝也”。


但是,和其他儒家思想家相反,荀子坚决为“欲望”正名,欲望只是人们情感中想要做某事,想要达到某个目的的冲动,我们不但不要盲目克制,还要正确认识和加以引导,才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荀子说,但凡谈论治国之道,而依赖于去除人性欲望的,都是没有办法引导人们的欲望,而被人们已有的欲望难住的人。但凡谈论治国之道,而依赖于减少人性欲望的,都是没有办法节制人们的欲望,而被人们过多的欲望难住的人。

荀子说,那些要去除和克制欲望的治理方式,都是没办法正确引导欲望而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欲望是人的本性和情感的延伸,是人正常的需求,我们不可能靠遏制人们的欲望来治理好国家,这违背了人的本性。欲望并不是国家安定和动荡的根源。但凡是个人,就有欲望,这是不可否认的,欲望并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完全遏制和减少,而仅仅是需要正确地引导,这是荀子对于欲望的态度。


荀子继续追问,欲望是来自于人的本性和情感的延伸,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延伸呢?欲望的产生不是我们获得了某个东西才产生的,而是我们还没有获得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所以,荀子说,这是因为追求欲望的人,觉得能够获得这些东西,才去争取。所以,欲望其实是来自于内心的冲动,而不是来自于外在事物的吸引。那人的内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冲动呢?

荀子提出了那句经典的:“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人们所希望的,莫过于生存;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死亡。换句话说,是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才是我们产生欲望的根源。那对生存和死亡的评估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所以荀子说,有时候欲望超过了某种程度,而行动却没有达到那种程度,是由于内心遏制了欲望,因为内心认为,欲望可能危害到了生存。而反过来,有时候欲望没有达到某种程度,而行为超过了那种程度,这也是由于内心的驱使,因为内心认为,这个行为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所以,欲望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评估是否要满足欲望的内心才是关键。因此,荀子说,如果内心认可的欲望是符合礼义的,那么这种欲望即便再多,对国家也没什么危害。反过来,如果内心认可的欲望不符合礼义,即便再少的欲望,也会危害国家。国家的安定和混乱的关键,取决于内心所认可的欲望是不是符合礼义和道义,而不在于欲望的多少。

所以,荀子认为,欲望本身并不可怕,觉得自己的欲望能够获得,就去追求,这是人之常情;觉得自己的欲望能够达到,就去实践,这是理智的人会做出的选择。就连一个守门的小卒,他的欲望也不能去掉,因为,欲望是本性中所固有的;就算天子,欲望也是没有尽头的。欲望并不需要盲目遏制或者减损,追求欲望的人能够抑制自己的追求,按照正确的原则行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最好的方式。


欲望之所以会危害个人和国家,是我们内心衡量欲望的标尺出了问题,衡量行为的原则要是不正确,那么灾难就在事物中,道,才是从古至今最准确,最正确的衡量标准,背离了道而根据自己的主观去抉择,这是灾祸的开始。荀子说,我曾经深入观察人们的心理发现,轻视道义的人,而不看重物欲的,是没有的;看重物欲利益而不焦虑的,是没有的。违反道义而不心惊肉跳的,是没有的。

心里忧虑不安的人,即便嘴上吃着牛羊肉,也感觉不到美味;即便耳朵听着钟鼓之声,也感觉不到动听;即便眼睛看到锦衣刺绣,也感觉不到好看;即便身着细软,安坐竹席也感觉不到舒适。那些享尽世间美好的人,依然忧虑不安,占尽各种利益却依然饱受煎熬。这样的人,不是在保养生命,而是在伤害生命。那些想满足欲望却只放纵了情欲,要保养生命反而伤害了自己,想增加快乐却伤害了心灵,想爱护名节却胡作非为的人,只是把自己弄成物欲的奴隶了。这就是荀子对于人性欲望的洞察。

好了,我们用三期内容详细分享了《荀子·正名》这一篇的内容,内容非常丰富,也相当精彩,有兴趣的小伙伴推荐阅读原著或者译本,会更有启发。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收藏,并关注我,我们下一篇内容见。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liqiaoqiant@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sxgd.com/news/1739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