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在中国官方的最高规格文献里,对义和团的注释和阐述始终都是积极正面的,周总理也多次高度肯定和赞扬了义和团运动的精神。
请先翻开我们的课本、翻开我们的近代史纲、翻开新中国官方的历史文献,看看我们的国家对义和团运动的定性吧。——中国共产党最高规格的历史文献以及相关教材里均这样写道:“义和团的英勇行为,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义和团运动促使民族觉醒,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1955年,在北京各界欢迎东德代表团大会上,东德总理奥托·格罗提渥将当年德军缴获的义和团旗交还给中国。周总理随后指出:“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时的中国年轻人在面对列强入侵和土豪劣绅以及腐败官员欺负的双重压迫时,除了选择愤怒抗争之外还能怎样呢?难道要他们选择在家园被毁、财产被夺、亲人被杀、妻儿被辱时还要继续保持微笑、无动于衷才会显得他们更为理性客观中立,更有素质吗?
不,绝不!
义和团的青年一开始也只是口头抗议和游行示威,但随后义和团成员采取了更为激进和暴烈的反抗手段,他们开始焚烧教堂、杀死洋人,而这些最后都成了他们被人诟病的由头。但是诟病他们的人却从来没有人问过,当年义和团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其实很清楚,他们仅仅是别无选择罢了。请注意,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前,中国大地上就早已经处处都是列强的洋兵和传教士在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了,所有人都正在承受着被洋兵和传教士欺压、殴打、豪夺财产、奸淫屠杀妻儿的惨痛经历。一开始他们选择报官,但是由于清政府各地腐败官员惧怕洋人,所以不仅不去将这些猖狂的洋人和传教士缉拿,反而助纣为虐,讨好洋人,对洋人的兽性不闻不问,而是直接将报官和抗议示威的老百姓逮捕收监。洋兵、洋商和传教士的这些罪行如今依然记录在由外国传教士丁韪良所写的日记《北京使馆被围记》当中,连这个传教士本人也参与了烧杀抢夺的行列。
试问在那种情况下,换成你,你又当如何选择?我想只要你不愿坐而待毙,就必然会选择和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
今天这个默默站在我们身后的强大祖国,他们有吗!他们没有。当时的中国孱弱不堪,他们的时代有的只是残酷且野心勃勃的军阀、唯洋是从的腐败官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洋人、以及化作焦土的家园、泡在血水尸堆里的亲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也想要有工业化,也想要有机枪大炮,甚至也想要有战船和榴弹,然后好好地和侵略者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可是,工业化需要时间啊。他们哪里还有这个时间?敌人的刺刀已经架在全中国人民的脖子上了,难道你还要他们就这样坐在课堂里去重新学习数理化吗?就算他们想,洋人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和机会?
所以他们没有办法,没有时间,没有选择,他们说服自己去相信刀枪不入的武功,他们只能请求神明上身,他们只能拿起刀枪棍棒甚至是锄头和粪叉朝着装备精良的洋兵冲锋。这种冲锋当然是必死的结局,也是必然惨败的结局。然而这种惨败能怪罪于这些义和团的年轻人吗?如果清政府的军队还管用,如果清朝政府不是那么孱弱无能,他们又何至于此?——义和团的年轻人,只不过做了他们该做的事。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的确没有取得任何胜利,但是他们最起码没有选择投降和苟活。他们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仍在抗争。这片土地上只要还有人敢于选择抗争,那么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
今天的爱国青年和当年的爱国青年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之间只是差了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已。但是在那个投降主义盛行、贪官污吏横行、军阀土匪四起、跪地求饶者众、麻木不仁者群、悲观绝望者无算的年代里,他们的奋起反抗和斗争精神已经是人群中最为耀眼的一抹亮色了。义和团,虽败犹荣。
选择反抗的人应该永远被铭记在历史丰碑上,只有选择逃避和投降的懦夫才要被钉上耻辱柱。
——清政府最后对义和团的定义是负面的,那是因为满清政府认为国家兴亡罪在百姓,而新中国政府对义和团的定义是正面的,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认为国家兴亡责在己身。前者把问题推给民众,后者把责任揽在自身,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愚昧、堕落以及现实的满目疮痍才是义和团最后悲剧的结局的编撰者。而今天,我们有歼20、我们有航母、我们有悟空、我们有鸿蒙、我们有高铁、我们有商飞、我们有蛟龙、我们有嫦娥、我们有天宫、我们有天眼、我们有神舟、我们有长征、我们有运20、我们有武直20、我们有东风、我们有红旗、我们有5 G、我们有北斗……这一切的一切的力量凝聚起来,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可以从容淡定且光荣爱国的坚实基础。这个时代是我们经历了整整上百年的牺牲和斗争,付出了好几代人的生命和青春以及一切才终于换来的,莫要辜负。
所以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请多给过去抗争的人们一些宽容和理解,他们不傻也不蠢,他们不坏也不笨,他们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爱国且朴实。我们之所以命运不同,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差了一整个强大的祖国。
义薄云天、和衷共济、团结一致,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更不会成为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