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匣子”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半岛人,不论是幼时记忆还是长大的切身经历,都绕不开一个地方剧种,那就是河南豫剧。河南豫剧与山东吕剧以及天津快板占据了“历史话匣子”的幼年休闲之光。
河南地方戏——豫剧
无论彼时还是此时,不论在街角还是公园,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幼,“历史话匣子”身边的人们总是能够哼哼出《朝阳沟》《花木兰》等选段,特别是一些小姑娘,总是唱着“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浅说戏剧的起源及豫剧真正起源
“历史话匣子”曾经听大师讲过戏剧的起源,大师说戏剧是因为贫穷起源,要饭的多,为引起重视就敲打着碗筷以引起众人的注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定的曲调。“历史话匣子”当然持保留观点,认为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要跟得上才出现了艺术形式。
豫剧清洁明快,节奏感强,容易把握演唱的重点。而且和众多艺术曲种一样,都编上了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让人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了该艺术形式,学到了历史知识,影响着自身的价值观。
豫剧虽然在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群众基础好,但并非起源于山东。纵然山东人的豫剧水平也不低:在豫剧的五大名旦中,马金凤和崔兰田是山东人,两个人因为饥饿从山东逃荒到河南,后来在河南学了豫剧,终成一代名角儿。如今,在山东的鲁西南一带,豫剧更是独霸一方的地方流行剧种。
所以,豫剧的起源是河南,而非山东。
豫剧与山东的层层亲密关系
据了解,豫剧最早可能的起源是从明代河南民间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由于地处中原,吸收了秦腔、蒲州梆子等其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时称之为"河南梆子"。1924年之后,定名称为豫剧。无论哪种戏剧,甚至是中华文化的发展,都是兼容并蓄的,河南与山东地缘相近,民风也较为接近,所以山东的一些元素也被不断加进来,山东人听着亲切。
另外,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山东的鲁西南一带的菏泽、聊城一带与河南北部一带的安阳、新乡等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叫平原省,受河南中原文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山东齐鲁文化的影响。
第三就是联姻的作用。鲁西南一带与河南接壤,亲戚连亲戚,在山东过得不如意了就投奔河南的亲戚,在河南过得不容易了就投奔山东的亲戚。这种人员往来也带来了当时大量的联姻,那时候以种地为生,除了干活就是休息,休息的形式由很单一,除了唱戏基本上没有别的,唱着唱着,大家就都会唱了。
当然,最重要的,当属文化艺术无国界、无省界,文化艺术是祖国灿烂的明珠,是人们共同的俗成的东西。人人听,人人爱。
“历史话匣子”说到这里,各位明白豫剧与山东的关系了吗?